乳癌是很多女性的噩梦,即使能够好转,也对病人的人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,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个乳癌康复后的人的心路历程吧!
生命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程
离乳癌手术和化疗已三年多,自觉情况良好,开始偷懒不想去追踪(我不是个好病人哦)。但最近一个月来,没病的乳房时常胀痛,偶尔抽痛。最初怀疑是带状泡疹的前兆,但过了一星期,并没长出水泡。排除了带状泡疹后,就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,会不会是乳癌复发?毕竟我的乳癌细胞有Her2的过度表现,比较容易转移,存活率较低。
既然有复发的可能,就自我检查乳房,除了有点酸痛外,好像在1点钟位置触摸到一个小于1公分的硬块,且连续7天都摸得到。想起当初乳癌的硬块也是自己摸到的,技巧应不错,那么乳癌复发大概是八、九不离十了。
实在不愿意再经历化疗的痛苦,本想假使复发就让它自生自灭吧。可又想到如不处理,它到处转移,一旦侵蚀到脊椎是会很痛的。万一转移到脑部,即使不偏瘫,恐怕也无法正常思考或写作,还是决定去找我的医师看病。
因一个月后要出国旅游,于是打电话给主办的好友,告知如果到时要接受治疗而无法参加,会因少了我一人,使得大家无法采用团体机票,每人的旅费要增加几千元,先说声「抱歉了」。朋友在电话那头声音低落地回答:「真不晓得说什么好,妳还是赶快去检查吧!」
我坐在休闲椅上,面对着窗外的观音山。当初定居在这个小坪数的高楼层,就是为了欣赏观音夕照。一位好友特别替我找了这个符合人体工学的智慧型休闲椅,以便舒适的看书之余,抬头望望观音云彩。然而搬来将近一年了,恐怕这是第二次真的坐下来吧。
小说散文杂志几乎都是在坐车时看的,观音山也都是俯首案前审计划、读文献或从电脑银幕前抬头张望一下而已。何时真的专注欣赏了?以后会不会躺在这椅子上打化疗呢?思绪至此,我的膝盖退化性疼痛就显得微不足道,慢性牙痛也不急着整顿,新居地板多次漏水更不用再敲打整修了,谁知道还能活多久呢?也许剩余的时间都用在抗癌吧?
活在当下了无遗憾
两年多前退休时,曾为自己开立清单,要好好欣赏人生、享受生活,并发掘潜力,我做到了吗?很高兴建立的部落格人气一直不错;持续每周的KTV课,总令我心情舒畅;每星期六的幼狮写作课,激荡脑力;一星期走一次阳明山,心旷神怡;接受阳明山志工训练,拓展视野;上美术课遇良师,证实自己终究没绘画才能,但学会了欣赏;坐公车搭捷运趴趴走,喜欢不塞车的台北;常与朋友结伴出国旅游,不用费心筹划。看来清单上的事都做到了,应该了无遗憾。
看病那天,医师神情凝重,告知1点钟和11点钟的位置都摸到了小小的硬块,于是安排超音波检查。但探头在乳房上扫来扫去都找不到肿瘤,医师说这两个可疑的小硬块应该是脂肪吧。我猛然一想,最近胖了几公斤,内衣相对变紧,压迫比较丰满的胸部而产生疼痛,导致我仔细触摸而过度臆断,幸好医师解除我的疑惧。真相一明,我如释重负,但觉得好像小题大作了,很不好意思。不过,我可没有浪费医疗资源,也是该追踪的时候了。
回到家,打电话给主办旅游的好友,她笑说:「治疗之道应该是去买新的内衣,而不是减肥,效果太慢了。」
虽然这次没事,但并不表示以后不会复发,也不能保证不会得其他癌症或其他疾病,要不然先人都去哪里了。此次经历让我除了感恩,更体会到应该要活在当下,享受人生,做好随时可离开的准备。
人生有限,纵使健康活到百岁也无法享尽人间美食或看遍名山大川,不如以柔软心、开放的胸怀和活跃的头脑,来欣赏身边的风景、人物,并悠游于网路。欣赏就不需拥有,更没有负担。所以今后不论如何,每天一定要找个时刻坐在休闲椅上欣赏观音山的天光云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