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为何“花重金招募熬夜者”

最近,一则来自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的睡眠项目招募实验者文章走红。被试者参与该项目,一天不睡觉可获得1100元,两天不睡觉可获得2000元。招募信息发出后,不到一天就收到了上千条报名信息。最后,工作人员从报名的前100人中选出66人参与实验。目前,该实验正在进行中,工作人员称,希望通过此实验探索物理干预治疗技术对睡眠缺乏状态的改善作用,为更多失眠症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。

熬夜48小时可获2000元

近日,一篇名为“听说,熬夜可以赚钱?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项目被试招募”的文章引发关注。该文章称,这是一项通过模拟睡眠缺失的情景,采用非药物、非侵入式的物理治疗技术,改善睡眠缺失对脑功能影响的科研项目,耗时大约2天。被试者参加该项目时,需要保持24至48小时不睡眠的状态(视个人情况而定)。作为回报,被试者如果完成保持24小时不睡眠任务,可获得1100元,完成36小时不睡眠任务,可获得1500元,完成48小时不睡眠任务,可获得2000元。

26日上午,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许毅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,被试者报酬参考了国外类似实验招募标准,属于正常范围内偏高,也是为了更快找到被试者。“但如果没有完成24小时不睡眠任务退出实验就没有报酬”。

据许毅介绍,精神卫生中心平时也有精神、心理方面的实验招募,被试者也有报酬,但不一定是现金,有的提供免费医疗服务,但没想到此次睡眠项目被试招募会引起这么大关注。“24日下午发出招募信息后,工作人员的手机都被打爆了,当晚微信公号后台就收到了600多条留言”。截至26日中午,负责被试者招募的博士生李上达收到报名和咨询的未读短信仍有900多条,未读邮件300多封。

最后,工作人员从报名的前100人中选出66名被试者。10月26日,被试者已开始分批参与实验。“由于医院仪器有限,无法66人一起进行实验,整个实验过程预计需一个多月完成。”许毅说,此次睡眠项目前,已有1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预实验,且都完成24小时不睡眠的任务。

只是不睡觉但可自由活动

据招募信息介绍,被试者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采集血液和唾液,过程中需佩戴脑电监护设备,每隔6或12小时填写量表和完成心理学相关软件测试等工作。在保持不睡眠的时间中,工作人员将每隔12小时对被试者进行一次物理干预治疗(rTMS)。

许毅告诉北青报记者,为了满足实验条件和保障被试者安全,挑选被试者时会进行安全筛查,被试者不能存在失眠等睡眠障碍,颅内不能有金属物质,也不能有癫痫病史。因为实验所采用的物理干预治疗是一种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(rTMS),需要在被试者的头部皮肤进行磁刺激,以调控脑功能,颅内有金属会造成干扰,“虽然我们选择的参数是安全范围,但也担心有诱发癫痫病的风险。”

66名被试者中,男女各33人,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。由于此次实验无法报销被试者路费,这些被试者主要来自杭州本地及周边地区,包括浙大一院的一些实习生、研究生。“他们本身就有值夜班熬夜的需求。另外,IT行业从业人员咨询和报名的也比较多,他们比较关心的是能不能一边使用电脑一边参加实验。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咨询,问能不能组团一边玩扑克一边参加实验。”

许毅表示,被试者参加睡眠项目实验需待在医院里,只要不睡觉,可以自由活动,玩手机、玩电脑都行,“但不能喝让神经兴奋的饮料”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