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棕榈大师拍抗日, 意义不止票房

看死君:丹麦国宝级电影大师比利·奥古斯特执导,刘亦菲、埃米尔·赫斯基领衔主演的二战史诗巨制《烽火芳菲》,已于11月10日在全国公映。

电影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,再现了烽火岁月下人性的真善美。导演说:“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世界,来自于不同的生活状态,但总有一点人性中关于爱的东西是相通的,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想表达的。”

在北京发布会上,制片人还宣布,将从每张电影票中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公益基金,用于对细菌战受害者的医疗、与日本侵略者打官司的律师团队和抗战老兵的救助,这意味着我们每个看电影的观众都为受害者尽了绵薄之力,不得不说,这还是非常有意义的。

作者| 耳朵

公号| 看电影看到死

大家提到比利·奥古斯特导演的时候,只会想起来《征服者佩尔》曾一举拿下当年戛纳金棕榈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,而忽略了,他还是一个更为高级的俱乐部成员——双金棕榈俱乐部。

▲《征服者佩尔》

要拿两次金棕榈,真的比两次奥斯卡难多了,他的第二次金棕榈作品是英格玛·伯格曼编剧,源于伯格曼自己父母的爱情故事——《善意的背叛》。

▲《善意的背叛》

有趣的是,比利·奥古斯特今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做评委会主席,北影节展映了很多他的经典作品。但他导演的新片《烽火芳菲》,跑去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。

影片《烽火芳菲》取材自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。 1941年12月7日,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。为重振士气,美军决定对日本实行轰炸。

1942年4月18日,美军轰炸日本东京等地。返航时由于燃料不足、天气多变等原因,美国15架飞机全部坠毁在浙江、安徽等地,75名美军飞行员弃机跳伞,64名飞行员都由中国百姓救助,成功脱险。

这个历史事件,给电影人提供了很多灵感,尤其像是比利·奥古斯特这样关注人心细腻情感的导演。其实美国飞行员和中国女人的故事,在电影史中也早就有了。当年的天皇巨星李丽华,远赴好莱坞,拍摄了《飞虎娇娃》,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。只是当初的意识形态较为紧缩,片中李丽华和好莱坞男演员一个吻戏都没有。

▲《飞虎娇娃》

到了今天,我们来看《烽火芳菲》里刘亦菲的角色,虽然设定的背景依然是40年代的中国,但是她的角色已经带有了现代女性意识。她是一个独居带着女儿的寡妇,重视女儿的教育,自己养蚕,然后纺成丝,换钱或者食物,屡次拒绝公公婆婆同住的邀请。

看上去很简单,但其实已经具备了一个民国新时代女性的基本素质,可以看得出,她看重知识,自己有工作能力,独立自主。虽然失去了丈夫,在怀念的同时,也并未守着一座贞节牌坊,还是有较为开阔的心怀。

在《相爱相亲》里有一段台词,女儿到乡下第一次看到贞节牌坊,问上面写了什么,妈妈回答:上面写的,女人难做。女人真的很难做,尤其在尚且封闭年代,女人更是难做。在《烽火芳菲》里,设定这样一个寡妇的角色,其实也是重在刻画某种道德困境。

▲《相爱相亲》

她可以不依靠男性生活,但是当她要拯救一个男性,而要与其他男性携手,以及抵抗其他男性力量的时候,她应该如何继续维护自己的道德层面的形象?

这是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一个层面,隐藏在表面的故事之下。在表层上来看,电影《烽火芳菲》所说的,不过是一个中国女性,救了一个美国男性的故事。在战争年代,这样的事情,其实绝对不在少数。但是导演关注的重点,并不是救与被救的这个过程,而是在这个过程中,人类的焦虑。

飞行员最初是很不安分的,这个男性角色,虽然是战争的一份子,但他始终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。一开始是飞机上,去执行任务。初被救的时候,被安置在山洞里。然后是寡妇家的地窖,再然后是寡妇的客厅。始终是在一个被困的空间当中,因为他迫降在中国,就是落入了一个困境之中。

而女性角色,相对来说,是一个自由的状态。她可以任意游走在这个小镇四处,并不用拘束在一个空间内。可是相比美国飞行员,她的内心就是一个困境。飞行员帮她修好了屋顶,但是她却很害怕。一个原因,当然是担心被日本人发现。

应该还是有其他道德预设层面的恐惧,在和公婆的对话中,她说过没有男人进过她的房子。比日本人更可怕的是,关于寡妇的流言。她真正的恐惧,远非死亡,而是死得要清白。

这部电影里,其实提供了和以往能看到的抗日题材电影,不同的一种格局和视角。在大时代的背景下,并没有太多节外生枝的旁线,游击队也好,日本也好,只不过是惊鸿一瞥。

真正的主角,是飞行员和寡妇两个人,整个故事,都围绕着两个人的情感变化。这也算是欧洲文艺片的一种惯有路数,用简单故事,讲述复杂关系。就算是抗日的宏大背景,依然可以仅仅事关人性的微光。

当然,片中也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。像是从女儿吹口哨的洋基歌,被教书先生看穿美国人藏在她家;国军的机场没有接到美国飞机,但是八路军的游击队护送走了他。相比用宏大叙事,来讲述历史,能够以一个简单故事,安分的创作历史的一隅,反而更具勇气。

比利·奥古斯特导演选择了自己擅长的角度和方式,来讲一个他所习惯呈现的故事。当然,这个故事可能不够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,但是它所有的是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。

无论在什么样糟糕的年代,人的第一要义是活着。在故事的第一个层次,展示了活着这个主题。而在活着之外,就是考虑与时代进行对抗。

而电影的第二个层次,就是对抗。对抗的结果,并不重要,而是个人的对抗,能对于历史的进程,起到一点点积极的作用,他的人生也就是更具价值。而这个对抗的过程,也将会成为一个,不朽的故事。

本书精选23位世界经典导演以及代表作品,包括费里尼、伯格曼、阿巴斯、塔可夫斯基、阿莫多瓦、法斯宾德、今敏、小津、杨德昌、蔡明亮等等。具体详情请参考《影迷们的眼睛,永远都是睁开的》;各大电商网站均有售,也可以戳“阅读原文”在微店上购买!

绝望!电影史上最忧郁的战争神作

自杀房间:美少年为何会自我毁灭

致K:写给 “银翼杀手” 乔的一封信

天蝎星升起!论气场,她惊世骇俗

缅怀!罗马海滩上的那具伟大尸体

贾樟柯:无数目光,照亮平遥元年

费里尼去世24周年,马戏团不会死

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

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

看死观影团|鲸鱼放映室|看图猜电影

留下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